唐朝时和尚地位高吗?古代哪位和尚曾被奉为国师?
来源:汇世网      时间:2023-03-30 11:34:40

唐朝时和尚地位高吗?

在唐朝时,和尚地位还是很高的。

一、和尚能够得到重视,也是当时的局势得当

说到唐朝,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上一个比较鼎盛的朝代,很多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文人都是在那个时期涌现。作为一个十分开明的朝代,曾经在全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时的海外都知道在地球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在这里有一个叫做大唐的国家,十分繁盛富有。所以大家都在这里寻求建交,也是在那个时期外交十分的发达,也让唐朝的名声更盛。

很多的国家都有著名的唐人街,这是中国人聚集的一个场所,因为当时就已经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中国人能够生活工作在一起,所以大家管中国人叫唐人,管这些黄皮肤黑头发的人叫做唐人,穿着的衣服叫做唐装,能够看出当时的唐朝影响力十分的巨大。而当时很多的贸易往来经济往来也随着国家的强盛一直在发展,也是在那时候中国很多的东西得以与外界互通,而随之互通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东西,还有许多中国的文化,也是在这时期佛法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播。

二、皇帝的重视

李世民建立唐朝其实并不容易,从隋朝的昏庸到后来许多反对势力的崛起,最开始的李世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够做到最高权力的管理位置。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为了谋求生路的李渊只好选择在山西起兵,最后将皇位打算传给自己的太子,但是由于太子一直嫉妒弟弟李世民的才干,总是担心这个有能力的弟弟有一天会取代自己,于是联合其他的皇子一直打压李世民的气焰。李世民从最开始的尽量避免,到后来发现如果自己不做出任何动作恐怕只有送死,最后在被逼的情况下与兄弟反目,最后做了皇帝。

正是因为当时为了能够做皇帝,李世民发动了十分血腥的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有很多的人牺牲。后来坐稳了皇位之后为了能稳固天下的局势,不得不用一些特殊手腕压制,手上也是沾染不少的鲜血,一直都知道自己身上有很多罪孽的他,深深地相信佛法的力量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解除身上的业障,于是在李世民执政期间就已经是十分推崇佛法,整个国家的风气变得十分的积极,大家对佛都产生了无上的崇拜与推崇。

唐僧本家是姓陈,父亲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但是内心对于官场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虽然做了官,还是十分崇尚自由的田园生活。当时的玄奘大哥二哥都在寺庙修行,所以从小就听过佛经的他对此很感兴趣,从小就很有慧根的他在听哥哥们讲经的时候十分认真。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熏陶着的他,开始成长为一个对佛海充满疑问的青年,也是在二哥的引荐下他投入佛门,成为一个真正的佛教弟子。

三、普通和尚为何能够得到皇帝青睐

虽然说当时的风气都是推崇佛教的,但是和尚有那么多,为什么这个和尚就能够得到皇帝的重视呢?其实这也和他自己的努力分不开。作为一个和尚,最重要的就是念经修法,本就对此很有慧根的玄奘在经过师父的指点之后,更是十分厉害,所以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已经有很高的名气,许多人都慕名来听他的教诲,一时间他的名气很大。所以有了高僧称呼的他,更是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着很大的担子,就一直努力潜心研究别人都不知道的佛法。就这样逐渐有了自己的盛名,皇帝也开始听说这个高僧的名望。

四、重视玄奘,鼓励追求更高佛法

虽说当时的唐朝佛法正是最为鼎盛时期,但是当时毕竟还是有很多的佛法教义是他们不能够理解的,十分具有求知欲望的玄奘,听说在很远的天竺国有一套十分厉害的佛经,能够解答自己很多的疑惑,于是打算前去天竺探寻佛法的真谛。

但是这条路从来没有人走过,也从来没有人离开过这片土地,于是大家都不赞成唐僧冒着很大的风险去一个前方不知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内心笃定了想要求得真相的玄奘打定了主意,而皇帝从最开始的劝阻到后来被玄奘说服,也开始支持玄奘做出这样的行为与决定,并且还亲自送了许多随从和金银,担心他一路上的安危。就这样,带着大家的重重嘱托,带着内心对佛法更多的求解,玄奘开始走上这条艰难的西行之路。李世民他说:“朕今观法师词论典雅,风节贞峻,非惟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远。”

古代哪位和尚曾被奉为国师?

5岁作诗

知玄俗姓陈,是四川眉州洪雅县人,陈家祖上也曾为官,到陈知玄出生时已经家道中落贫苦度日,陈知玄的出生令家人高兴万分,被寄予厚望。按照当时俗,孩子周岁时都要“抓周”,而陈知玄当时却在众多的物件中抓起了一副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画作,家人顿觉不妙。陈知玄小时候非常聪慧好学,是十里八乡的神童,五岁时与家中长辈一起赏花,长辈吟了一首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不爱深红爱浅红。然后让陈知玄作一首吟花诗,没想到陈知玄略作思考,便直接吟诵而出:花开满树红,花落万枝空。唯余一朵在,明日定随风。

这也是《五岁吟花》诗的历史来源,全词言语浅白,通俗易懂,但却是一首上乘之作。花开满树通红,花落满树皆空;只剩下一朵还在树枝上,明天一定会随风而落。诗是好诗,但长辈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首词充斥着一种佛家超然于世外的意思,再联想到周岁时抓周时的达摩渡江图,心越来越沉。

7岁出家

陈知玄7岁时,有高僧到洪雅县来讲经,讲经之地正好在陈知玄家旁边的寺院里,于是陈知玄每天都按时去听高僧讲经,连续多日从不间断。有一天夜里睡觉的时候,他梦见自己站在一个空无一人的大殿里,如来佛祖伸手抚摸自己的头顶,他认为这是佛祖在召唤他,于是第二天十分坚决的告诉家人他要出家当和尚。家人见他态度坚决,就把他送到寺院当了一名小沙弥,到了11岁时正式剃发为僧。

获封国师

陈知玄出家后,研佛经,数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了一名得道的高僧,名闻川蜀之地,当地百姓称其为“陈菩萨”,宰相杜元颍镇守四川时亲往拜访,并让其开坛讲经,前来听讲者数以万计。唐武宗灭佛时,陈知玄曾前往京城长安接受召见,经过一番辩论后仍无法改变武宗皇帝灭除佛教、毁掉佛寺的决策,于是独自回到四川隐居起来。

唐武宗死后,新即位的皇帝废除了灭佛的政策,原来四处逃亡的僧人也逐渐回归,而陈知玄之名也早已传入新皇帝耳中,对其盛赞有加,在皇宫里亲自召见了知玄和尚,并钦封其为:悟达国师,此后一直对其宠爱有加,直至其归隐山林。